报告推荐 |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米乐app官网下载
【导语】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实证,是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对于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基于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结合最新政策规划,皮书数据库精选库内主题资源,呈现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梳理汇总国家相关政策,助力读者整体把握我国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
现阶段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
遗产保护状况总体向好
在“国家—省—遗产地”三级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之下,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总体格局保存稳定,遗产要素病害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遗产使用方式不断丰富,遗产价值得到有效传承。与此用时,我国也积极履行《世界遗产公约》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
2017~2021年遗产总体格局①变化
① 世界遗产总体格局主要指遗产要素之间或遗产要素与周边环境之间独特的空间关系。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从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区域性整体保护、理论研究、宣传普及等方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展示传承设施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工程、非遗衔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罗颖: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工程师。
张依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研究馆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负责人。
江晓雯:中央戏剧学院影视学博士,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摘自《2021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存状况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度文化工程建设推进》
申遗工作稳步推进
2021年,在福州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经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8项世界文化遗产。此外,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北京中轴线、海上丝绸之路、西夏陵、万里茶道、江南水乡古镇、景德镇御窑遗址等被列入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项目的申遗工作继续推进。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至此,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赵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研究馆员。
燕海鸣: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
张依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研究馆员,中国世界 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负责人。
罗颖: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工程师。
摘自《2021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报告》
文旅融合呈现新局面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我国文化遗产旅游逐渐复苏,各遗产地接待游客人次和经营活动收入均呈上升趋势。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数量最多的是考古遗址类(含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遗产地,以考古活动、考古发现、文物展览等为主要内容的考古旅游近年来发展火热,在博物馆展览和考古遗址公园等模式的基础上又涌现了开放型游览模式、云游博物馆模式、创意产业型体验模式等,这些模式将历史文化遗产与新兴技术结合,让文物“活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程金龙: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院长,中国旅游研究院县域旅游研究基地负责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王淑曼: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系讲师,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旅游管理博士研究生在读。
张瑞:中原旅游文化产品研发中心主任,第十届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全域旅游评审专家。
摘自《文旅文创融合激发考古旅游市场实践》
政策体系助推文化遗产保护
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层面的政策规划起到了指引方向、搭建体系的关键作用。从2005年到2022年,文化遗产相关政策愈发丰富和细致,经历了从“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制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的转变,突出历史文化遗产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探源中的重要地位,注重与教育、旅游、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领域的联结,进一步强调遗产价值挖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工作,促进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
数据来源:作者结合历年文化遗产蓝皮书及相关政府文件整理所得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未来发展
完善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促进融合实践
2021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签署《关于加强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合作协议》,着力推动文化和自然领域专业机构、高校和保护管理机构的合作,加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初步构建了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的遗产治理模式。
针对属地管理、模块化机构设置与世界文化遗产跨行政区管理和垂直监测需求之间的矛盾,建议开展新一轮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立法赋予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监测机构足以支撑其责任的权力,使之能够充分调动遗产保护所需的各类资源,横向上具有协调各方配合联动的能力。
加强科技支撑,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专业能力
大力开展遗产保护监测相关技术应用和装备的研发,提升国家和地方遗产监测平台在数据采集、分析、研判方面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预防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培养文理兼修、具有综合视野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促进遗产历史文化价值挖掘、保护管理提升与科技应用融合。
积极探索遗产有效利用途径,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当地政府应组织多部门联合参与的方式,从全局、片区等层面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定位,编制遗产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系统、全面地评估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着力推进遗产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遗产保护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 对非遗项目进行创新, 提升项目的品质, 扩大受众群体;联动大众媒体进行地方非遗项目的推介、展示和宣传;在非遗旅游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中, 深度挖掘非遗文化潜在价值, 推动非遗文旅ip内容建设。
赵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研究馆员。
燕海鸣: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
张依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副研究馆员,中国世界 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负责人。
罗颖: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工程师。
吴舒姗: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讲师。
郭圣希: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摘自《2021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报告》
《2021年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存状况分析报告》
《2020~2021年非遗旅游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