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网:《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成功发布-米乐app官网下载

您好,欢迎来到皮书网! ||
  • 网站导航

皮书作者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2022版《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网:《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成功发布
来源:中国网  作者:本网转载   发布时间:2023-06-07

1

  2023年5月2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

  城市化是人类发展到近现代工业化之后的必然进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19年末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到2022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达65.22%。2022年第三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城乡社区约60.6万个,其中农村社区约48.9万个、城市社区约11.7万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社区尤其是住宅小区(也称居住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愈发成为党和政府提供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开展社会治理及居民邻里互动等的微观单元。当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约75%的时间在居住社区中度过,到2035年我国将有约70%的人口生活在居住社区。为此,建设发展城市社区,要以系统科学的方法,科学系统地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和高水平治理,提高社会活力、提升管理精度、传递治理温度,让我们的城市、社区成为人民群众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的年度主题是“绿色、健康、韧性、智慧”。本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和案例研究四大部分组成。总报告系统探讨了当前我国城市社区高品质建设发展与治理创新的五大趋向:宜居化、精细化、绿色化、数字化和法治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党和政府的核心引领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多元共治、科技赋能和法治护航等重要举措,切实推进人民群众对居住社区的要求从“有无”问题转向“高品质”“更宜居”需求的升华,真正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求。分报告主要围绕2021年度热点问题,对绿色社区、健康社区、韧性社区和智慧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社区发展经验。专题报告主要从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韧性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治理方面进行了重点探讨。案例研究主要对北京大栅栏地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沈阳“两邻理念”下的平安社区建设、北京顺义区“接诉即办”创新实践和南京基层防汛应急的社区韧性提升等问题进行了个案分析。

  总之,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与治理是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而持续推进和谐宜居的高品质社区建设,更是“十四五”时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蓝皮书旨在通过5~10年的持续关注,结合年度热点议题,通过社会调查和案例研究等形式,系统探究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及治理创新等方面的新动态、新趋势,为城市管理者、研究者以及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治理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指出——

  宜居住区应是未来中国高品质社区建设发展的最终旨向与归属所在

  2023年5月2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

  蓝皮书指出,城市与人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说文解字》载“城,所以盛民也”,即城市是人的容器。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之初就提出了“城市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生活服务”的口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这就要求在新时代的城市建设与社区治理中,要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们日常生活的社区成为老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

  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与品质发展不仅已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中衡量现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更是广大社区民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一言以蔽之,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与之对应的生活样式也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旨归与价值意蕴。现实地看,新时代美好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样态,与当前千千万万的居住社区是否宜居密切相关。理想情况下,一个让民众满意的宜居社区(更准确地说,应是宜居住区),必须在空间、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同时具有较高的适宜居住性。更进一步说,未来宜居住区的建设与发展要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从形态空间(空间结构、功能设置、交通组织、配套设施、景观环境等)与社会空间(邻里交往、混合居住、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等)多维层面打造宜居性的住区空间环境。有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平均约75%的时间是在居住社区中度过的,到2035年,我国有约70%的人口生活在居住社区。由此推知,居住社区将越来越成为提供城市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微观单元。当然,在这种意义上,宜居住区应是未来中国高品质社区建设发展的最终旨向与归属所在,同时也为新时代新征程中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社区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指出——

  多元共治是高品质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3年5月2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

  蓝皮书指出,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可知,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多元社会意味着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然而,在当下中国城市所谓的“陌生人”社区中,社区建设与发展治理的主导思维依旧是管理而非服务,且这种状况在近年全球性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更为凸显。退一步说,在这种管控思维导向下,只有被主流群体反复诉说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重视,而沉默者、音量小的群体之处境则很难被关注甚至不受关注,因为政府和其他治理主体并不会或者说很难会主动挖掘社区中潜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诉求与需求。为此,新时代的高品质社区建设亟须加强多元共建共治,让居住、生活或工作在其中的“人”和组织等能够参与到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公共事务中来。

  首先,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人翁,理应参与到居住社区的建设发展与治理创新中来,以真正促进和落实城市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其次,要加强社区组织与社区的互动,且这种互动不仅源于社区是社会组织的核心利益相关方,而且更源于社会组织视自身为社区荣生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认同社区价值,与社区分享共同利益,这既是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社区充满活力的彰显。

  再次,积极引导社区和志愿者的参与。鉴于当前我国社区工作“对下”是日益增多的多元异质性服务对象以及不能用“行政方式”来完全满足的现实困境,“对上”是服务对象“千条线”、业务大数据更新不及时的焦虑,两股矛盾直击痛处。同时伴随着传统“扩编增人”的老路已愈发行不通了,若要改变基层社区缺人手、缺能力的窘境,亟须找到一支专业社会力量“补空加力”。这为当前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提供了难得的大好机会。

  最后,支持和鼓励驻区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如加强驻社区政府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军队等的参与,切实深化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实践中尽管说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是现代社区治理的“三驾马车”,基层政府(街道)则更多地扮演着这“三驾马车”的“掌舵者”角色,它们共同构成现代社区治理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并本着共同建设“社区共同体”的理想目标奋进。但是,具体到一个个行动主体的实际行动,其必然更注重所代表利益群体之“小目标”的实现。故鉴于不同主体实际行动中因具体利益指向不同而遵循着各自相应的行动逻辑及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这种意义上现代社区多元共治更多的是基于“社区共同体”建设目标下有着不同利益、需求等的社区不同主体间的一种适应机制。这就要求未来应进一步通过更为合理的制度设计去探索其合作共治的适恰机制,如多方协调机制、多方联席会议制度或定期协商制度等。

  此外,现代社会是开放社会。这也意味着未来社区应是一个“开放进入的社会秩序”,而非一个“有限进入的社会秩序”。因为只有在“开放进入的社会秩序”里,普通民众与社区组织才能真正享受到平等参与、公开竞争、公平合作的良序治理绩效。特别是鉴于当前我国诸多大城市社区发展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比如社区类型复杂多样,社区居民流动性大、异质性和匿名性程度较高,多元社区治理主体之间协调困难等,但同时也具有诸多有利资源和条件,比如社区居民权利意识增强、掌握丰富的经济社会资源,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基金会、社区社会企业等新型治理主体发展较为迅速,以及基层政府行政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等。为此,新时代新征程中社区建设与发展治理要进一步提升开放环境下的多元共治能力,以形成推进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指出——

  当前我国在绿色社区文化营造、认同、宣传和传播方面的探索还较为滞后

  2023年5月2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

  蓝皮书指出,社区绿色文化营造是绿色社区发展的长效机制,起到潜移默化、柔性引导的作用。目前,我国基层开展了一系列有关绿色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绿色社区文化营造、认同、宣传和传播方面,各地方的探索还较为滞后。

  1. 运动式社区绿色教育模式

  我国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绿色宣传教育活动呈现出运动式治理的特点。社区的绿色环保宣传活动呈现行政响应的特征,缺乏自下而上的机制与持续性开展的能力。在绿色社区建设中,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采取运动式工作模式,并偏好卫生清理与社区环境宣传等可视化较强的工作。同时,社区仅在“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特殊节日开展节水、节电等环保宣传活动,其他时间则属于绿色教育宣传的“空窗期”,缺乏常态化社区绿色教育体系,远远满足不了居民对于绿色教育的需求。

  2. 社会组织的文化营造作用有限

  专业性的社会组织具有更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与社区工作经验,在绿色环保文化营造方面,可以提供更充实的教育内容与更丰富的宣传形式。目前,我国环保性社会组织依旧处于初创阶段,社会组织在绿色社区工作中的作用有限。同时,由于社区治理中行政主导的惯性,社会组织的角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与培育。此外,由于社区治理议程的限定性,绿色社区的教育宣传内容也受到了局限,在一定程度上框定了社会组织在社区绿色文化营造方面的积极性。

  《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指出——

  北京市未来的绿色城市规划将注重区域协同,构建市域绿色空间结构

  2023年5月2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

  蓝皮书指出,为了绿色社区的长远发展,需要以绿色建筑科技创新为支撑和引导,加强绿色科技成果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在节能减排的绿色技术应用之外,还需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建设行业深度融合,推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和新工法研发,进而推动社区绿色转型升级。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网络等新技术的发展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可能。这些新技术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等领域已有广泛研究与应用,大量的数据为城市社区的运行状况监测、复杂问题的诊断和决策提供了可能。如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方面将更加高效,为社区空间形态的生成与设计提供依据,提升社区绿色设计与建造的效率、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运营和管理中可进一步优化社区的管理模式和空间结构。绿色社区结合人工智能、数据网络等技术与设施将会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社区数据,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条件与更优化的应用场景。

  《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指出——

  在整体优化健康社区服务时,应当重点关注养老和助残服务

  2023年5月26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城市社区蓝皮书: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报告(2022)》。

  蓝皮书指出,在整体优化健康社区服务时,应当重点关注养老和助残服务。

  第一,实现基本设施与服务的可达性、便捷性。基础设施是社区的物质基础,应当保证社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备齐全,并做到便捷可达。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是社区内综合服务的工作平台,承担了社区工作的基本职能,包含社区事务管理、社区治安维护和社区健康管理等。应当重视社区服务中心(站)职工的选拔与培训,建立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提供优质便捷的综合服务。

  第二,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首先,应当以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保障社区卫生设施的供给和服务(如定期进行社区的全员体检),并健全和强化社区公共卫生的应急机制。其次,应当利用信息平台等促进社区医疗资源透明化,保证居民可以享有相对公平的医疗资源。另外,可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社区内的老年人、婴幼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捷的就医条件。

  第三,优化升级养老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老年友好的健康社区率先在西方国家兴起,后蔓延至中国。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病、传染病的易患群体,其养老和医疗问题不可忽视。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应当提升服务品质,同时可以推进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并注重临终关怀服务。此外,社区内应设计适量的适老化设施,满足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

  第四,健全和规范相关政策文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进常态化的健康社区治理。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及时更新和修缮社区设施,在社区内建设疫苗接种室、传染病专用诊室等。对于资本存量较少的社区适当进行政策倾斜,减少资源不均。

  第五,开展更多助残活动,进一步实现残疾人群体帮扶。应当保证社区内的无障碍设施供给,并增加社区残疾人活动室数量,优化残疾人群体共享交流平台,同时,组建志愿服务小组,定期对残疾人群体进行帮扶慰问。此外,还可以举办残疾人运动会,为社区残疾人提供运动机会。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