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皮书作者
- 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党组书记,学部委员,学...
皮书机构
媒体聚焦
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近日,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研究表明,中国绿色能源指数、中国绿色交通指数和中国生态碳汇指数显著提升。
蓝皮书指出,从金融市场来看,中国碳交易规模不断壮大,碳金融工具不断丰富,国际化趋势明显。据悉,2022年11月24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第330个交易日中,成交量首次突破2亿吨大关。截至当日交易结束,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为88亿元,半数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了交易。
蓝皮书还显示,esg理念对政府实现碳中和等各项政策和目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21年9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该文件专门论述了“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为未来esg和绿色金融发展奠定了“双碳”基调。esg评价体系从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细化指标,进而监督和规范公司行为。践行esg理念是促进碳中和的动力。同时,碳中和相关产业、技术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企业践行esg理念。
蓝皮书建议,应大力推进《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的落实。明确核算边界,统一核算标准,加快建立全国、各省(区、市)统计制度与核算制度;优先建立高能耗、高碳排产业碳排放核算机制,促进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加强企业核算技术扶持和结果复核,提高企业核算效率。
蓝皮书强调,中国碳中和发展要兼顾民生问题,因此,需要在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生计、生活基础上,有机结合农业资源禀赋、当地民风民情、乡村振兴战略和碳中和目标,寻找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平衡点。
此外,蓝皮书认为应尽快完善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市场交易标准,优化配额规模测算,规范市场交易价格,进一步激发供需两侧企业交易积极性。同时,应尽快将建材、钢铁、有色等高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配额管理,发挥ccer重启优势,吸引更多企业自主自愿地参与ccer市场交易活动。
在政策导向方面,政府应通过明确禁止燃油车上市时间、控制“煤改气”的规模等途径加快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进程,降低对外依存度。对于煤炭,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主要工作不应是大规模及快速地替代,更不是无煤化,而是提升清洁化利用能力。近年来,中国经过大规模控制散煤的使用,以及不断提高热电厂等煤炭消费大户的清洁利用技术水平,煤炭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有很大的改善。
蓝皮书还表示,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作属于政府主导型工作,若想较好地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在政策导向上,政府应重点完善“负面清单”,告诉企业什么“不能做”,至于“做什么”及“怎么做”问题则更多的交给企业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绿色低碳转型涉及不同的行业,各行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非常具体,其中较重要且具有共性的问题是绿色低碳转型标准的完善。没有规范的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绿色低碳转型工作就容易流于形式,甚至陷入混乱。在绿色低碳转型的标准方面,既要鼓励各行业及各地区结合国内外的案例和经验,加快完善各自的标准及规范体系——“行标”及“地标”,也需要重视完善相应的“国标”。